国家邮政局: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总体规模扩大至41个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(记者 刘育英)中国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、市场监管司副司长林虎18日表示,国家邮政局已经原则同意廊坊等16个城市开展第三批“中国快递示范城市”创建工作,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总体规模扩大至41个。
林虎在当日举行的国家邮政局2023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近期,经过城市申请、省级推荐、专家打分、社会公示等程序,国家邮政局已经原则同意廊坊、连云港、宿迁、湖州、嘉兴、安庆、阜阳、济南、潍坊、德州、商丘、荆州、佛山、中山、南宁、成都等16个城市,作为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开展新一批创建活动。
中国快递示范城市范围覆盖东、中、西部15个省(区),既有沈阳、杭州等省会城市,也有廊坊、漯河等一些重要的区域性枢纽城市;既有义乌、揭阳等快递业务量较大的城市,也有鄂州、南宁等快递发展有特色的城市。
林虎介绍,各示范城市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,因地制宜提出发展举措,发展各具特色,快递业务持续高速增长。数据显示,2021年,25个示范城市快递业务量达468.1亿件,占全国的43.2%。2019-2021年,25个示范城市总体实现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31.3%,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2.6%。
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形成了一批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。例如,辽宁大连投入420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“快递进村”工作;浙江台州开展“农村数邮驿站”等数字化项目建设;辽宁沈阳重点培育具备本地特色的“入厂物流”联动模式,对百万级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进行服务升级;陕西西安引导寄递企业主动服务和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促进中欧班列长安号运邮常态发展。(完)
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 渝东北首份“碳汇”修复性司法判决出炉******
中新网重庆1月17日电 (向存丹 黄柏成 梁钦卿)记者17日从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获悉,该法院近日审结一起破坏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,系渝东北首份“碳汇”修复性司法判决。
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期间,张某、杨某、谢某三人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,开采石料用于建设公路,破坏林地623.55平方米,虽已补植林木就地修复并通过修复评估,但仍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122366元。
检察机关遂提起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,要求张某等三人赔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,并建议以购买碳汇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。
重庆市二中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三人非法采矿造成的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,包括保育土壤、林木养分固持、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等功能损失,且不能通过其他修复行为弥补,遂判决三人赔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122366元,并在判决主文中明确该费用用于购买等值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。
“碳汇”是指通过植树造林、森林管理、植被恢复等措施,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,并将其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,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、活动和机制。
在司法实践中,“碳汇”及“碳汇交易”是新名词,“以碳代偿”进行生态修复,相关交易平台和机制仍在探索中。重庆市二中法院充分考虑碳汇替代性修复的现实可行性,结合检察机关的建议、司法鉴定的意见和当事人的认购意愿,作出上述判决。
本案中,张某等人赔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用,将通过认购等值的重庆“碳惠通”项目减排量进行替代性生态修复。(完)